有色与黑色,一字之差却风格迥异,常常成为市场人士戏谑之谈。 就拿最近一段时间来说,有色和黑色遭受的疫情影响差不多,都出现了下游大面积延迟开工、上游有所减产和超预期的累库,但两者的价格走势却是冰火两重天。 相对而言,有色金属的行情比较理性,市场逻辑也较稳定。 比如,春节期间受疫情发展的影响,海外股市和商品市场均出现暴跌,大多数投资者对国内有色金属开盘后的走势忧心忡忡,甚至不少人提出“连续跌停”、“崩盘”的悲观论调。 但从基本面分析即可判断,铜、锌、铝等有色金属出现跌停的概率不高,更不要说什么“连续跌停”、“崩盘”! 在关于铜会不会封住7%跌停的讨论中,本人基于45000下方冶炼供应必然出现干扰、废铜供应被“闷杀”、未来刺激政策有利于铜价走强等理由,认为合理的铜价不应该跌到45000,如果出现这样的价格就是抄底的好机会。 事后来看,铜价只是短时间触及跌停,都很快站稳45000之上,远月合约更为强势;锌、铝等金属也都远未及跌停位置,并很快走出反弹行情。随着市场情绪的修复和冶炼企业出现,各有色品种均展开一波快速的反弹行情,其中铜短时间拉升1500多点,令不少人发出“一根阳线毁三观”的感慨。 但冷静地思考一下就可以明白:当时疫情形势并未得到有效控制,上游冶炼减产的量级远不及下游延迟开工的损失,乐观过后市场仍将面对大幅累库的现实压力,所以反弹行情必将难以持续;即便之后又有人提出复工预期、刺激政策落地等利好,那也是再过一段时间库存形势稳定下来之后的事情,立即展开旺季预期的炒作过于一厢情愿。回过头看,各金属品种的画风都是这样的:至于有色各品种的跨期套利,无论正套还是反套,也都比较合乎逻辑和规律。而黑色板块就比较“任性”,行情走势完全是另一种风格。 节后刚开盘时,市场十分担忧复工延迟对消费的影响,所以黑色跌幅普遍较大,螺纹和铁矿一个8%的跌停都不够,第二天都再度跳空低开,走势比有色弱不少。 之后剧情很快出现反转,在部分钢厂减产、铁矿海外发运量降低、后期刺激政策会出台等利好下,螺纹、铁矿一路暴涨,居然很快收复失地,完全回到节前高点附近。至于连续创新高的天量库存,市场选择视而不见,只一门心思地憧憬未来的基建开工。 尤其是铁矿,当初很多分析认为由于钢厂可能的减产,所以铁矿是黑色产业中最弱的品种,以至于8%跌停后,第二天开盘又低开6%多。结果没几天市场逻辑突变,开始炒作海外铁矿发运量降低、减产的钢厂会复产等理由,铁矿从569一路狂涨到680附近,摇身一变成黑色最强品种。至于螺纹的跨期套利,当初很多分析认为高库存和延迟开工使得5月合约必然较弱,而刺激政策在二三季度的落地有利于10月合约走强,所以买10空5的反套是最佳策略。在这一逻辑下, 5-10月价差从60多点一路走弱到-80附近。 然而没几天时间,市场突然思路一变,开始预期5月之前就能出现猛烈的开工需求,结果很快价差一路修复到0以上,也就是5月又比10月高了。 就这样,在短短三周的时间里,在多数人还未走出家门,疫情尚未结束,各省工地都还没复工,钢材现货市场也没什么成交的情况下,螺纹和铁矿已经在“意念”中上演了一场猛烈的基建投资狂潮,走出一轮轰轰烈烈的上涨行情,顺带把刺激政策的发力时间从二三季度“挪回”到了三四月份。 而现实是,大家能看到的只有不断创历史新高的钢材库存。 问题是,Who care呢? 聊及有色与黑色市场的风格不同,多数人的看法认为黑色以国内定价为主,游资参与程度深,产业力量较弱,高频数据挖掘充分,所以具有市场逻辑短、故事性或概念性强、行情波动剧烈等特征;而有色品种多是全球定价,产业比较成熟,所以定价周期长,价格波动相对稳定。 但本人认为,除上述因素外,还与两个市场的交割难度、合约连续性有较大关系。 比如铜等有色金属,注册交割相对简单、仓单库存量大且合约逐月活跃,使得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,现货价格成为期货市场的“锚”,拥有现货资源的产业资本在定价方面更有主导权。 如果游资想炒作基建投资概念来抬升5月、6月等远期合约,由于近月合约具有流动性,这会使得买近空远操作变得有利可图;而炒作近月合约,又会马上遇到大量的实物交割;反之,游资如果过分打压价格,看好未来需求上升、供给出现紧缺的产业力量就会逢低做多,再利用逐月交割制度逼空头交货。 总之,在有色市场上,现货市场、近月合约与远月合约环环相扣,构成一条紧密的价格链条,使得游资即便在远月市场也不敢随意兴风作浪,否则很容易被产业资本绞杀。 相反,黑色品种普遍交割难度大、仓单库存有限,且合约没有连续性,使得产业机构不敢轻易介入,从而成为游资的乐园。 比如5月合约被过度抬高时,由于注册标准和仓单有效期的规定,没有钢厂的密切配合,贸易商和套利机构难以保证有货交割; 缺失了有流动性的近月合约,钢厂进行套保就要持仓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,期间可能出现巨额浮亏,将对生产运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,而游资却免除了立即接货的烦恼,可以从容地择机退却。 至于5月合约与10月合约的合理价差或相对强弱,只能由资金在“意念”中论证了。毕竟,站在2月份的当下去讨论10月份的钢材需求和库存,想想都有些扯淡! 总的来说,交割难度越高、仓单资源越少、合约越不连续,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就越割裂,产业资本的话语权就越弱。失去了现货市场的“锚”和产业资本的参与,期货行情的波动就越剧烈,投机性越强,鸡蛋、苹果就是这方面的典型。 反之,在高企的仓单库存面前,就连一向恣意飞扬的妖镍也只得老老实实地趴着,无论股市上新能源概念炒的多么火热,镍市场却掀不起一丝风浪。而前期back结构的3-5月价差,如今已妥妥地变成600点的正向价差。 无独有偶,股市上也有类似风格迥然不同的板块: 大盘蓝筹股里机构云集,给个20倍、30倍市盈率大家就觉得高了、贵了,即便有重大利好也要随着业绩的逐步兑现而缓慢上涨;而游资最爱的中小创板块,随便来个题材概念,不管真假先拉几个涨停再说,至于几百倍的市盈率、几十倍的市净率,谁在乎呢! 【 免责声明:大宗内参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、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,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。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,作者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。大宗内参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,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,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,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本文作者、大宗内参无关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