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显示,3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报52,较前值35.7有明显的回升,也强于预期的45;非制造业PMI报52.3,也较前值29.6和预期值42表现更好。官方综合PMI报53,明显强于前值28.9。
制造业PMI总指数的影响因素中,生产、新订单、原材料库存、就业分别拉动PMI总指数上升6.58、6.81、1.51、3.82。供应商配送分项拖累总指数下降2.42。
主要分项上看,生产指数大幅回升26.3至54.1,近5年分位数水平回升至90%附近,显示产出端确实有所好转。但是需求端变动稍逊,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分别上升22.7和17.7,前者近5年分位数水平在62%,后者仅为7%的极低位置,且绝对量仅有46.4,仍位于荣枯线下方。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分别上升3和15.1,近5年分位数水平分别升至100%和93%的极高位置。根据我们的计算,下游净需求和上游净需求分别回升至2.9和3.7,虽然回升较为明显,但仍低于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的水平。总体上看,产出端恢复的程度强于需求端,这也导致库存指标处于近年来极高的位置,显示出一定的被动加库存迹象。
其他分项方面,进口量或已经开始受到海外疫情影响,虽有一定恢复但仍低于荣枯线。采购量大幅回升、经营预期也明显上升,而在手订单也维持一定增长,同样表明企业生产积极性和实际生产活动的恢复。供应商配送分项明显上升,主要是受到物流恢复的助力。此外,就业分项回升19.1至50.9,处于近5年最高值。分企业规模看,大型、中型、小型企业PMI分别回升至52.6、51.5和50.9,从绝对量上看中小型企业情况仍逊于大型企业。
非制造业方面,非制造业PMI回升至52.3,从近5年分位数水平上看仍只有3%左右。其中建筑业和服务业PMI分别为55.1和51.8,建筑业表现相对较好。
综合来看,由于PMI本身接近于“环比增速”的性质,可近似视作在上月环比下跌28.6%之后,总体PMI本月环比回升4%,且除个别分项外均表现多不尽人意。同时PMI也反映出目前产出端的改善明显强于需求端,企业主要是回补此前未完成的订单,有一定的被动加库存迹象。后期如果需求改善速度持续偏弱,则不排除产出复苏受阻的可能性。此外,二季度海外经济承压拖累国内经济的风险将显著上升,面向内需的制造业行业或表现更好,服务业则需要等待防疫政策放松。我们预计,中性情况下年中前后库存周期才会重新回归正轨,短期内对经济的企稳力度保持谨慎看待。
该数据在盘前公布。数据公布后多数工业金属高开后震荡回落。股指期货也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。国债期货则出现相反的低开高走态势。未来仍需警惕其他3月数据不及预期导致的风险资产承压。